|
! C5 u1 L, A) @6 C, Z
& G' t( q5 X- g; G- t+ W直播吧12月30日讯 针对“金元中超”对于中国足球造成的沉重打击,《足球报》发文点评认为,比起那些有影响力的天价外援,真正的打击是恶意将本土球员身价和年薪提升到了不讲道理的程度,本就数量和质量都不足的本土球员,在“金元”中迷失了自我。: F! f3 U: z4 S; ^6 l1 F
3 O( v2 e) s3 o, T“金元中超”时代,资本的不理性投资表现,是将本土球员的转会费和年薪哄抬到了离谱的程度,不仅彻底破坏了本土足球此前的生态,也殃及本已支离破碎的青训体系。在“金元中超”打上主力的球员,延续了本土球员数量和质量双降的趋势,势必波及国家队。
5 u+ `% }$ x$ i, P5 V- J/ L
9 B" D6 J* ?. C! [9 r2003年初,吴承瑛1300万(人民币,下同)转会国际,本土球员身价达到了1000万的高度。8年后,这一纪录被加盟恒大的姜宁打破(1400万元)。
9 s5 {1 {4 u4 {5 L* `1 X8 y8 D4 k5 g) E2 _( i8 P7 v
高价囤积本土球员始于恒大,阿尔滨、鲁能、苏宁等俱乐部随之跟风。2015年,“金元中超”开始,上港以5000万签下了于海,本土球员转会费跨越了半亿大关;孙可以6600万“转会”泰达;当时还在中甲的华夏,则耗资6000万签下了杜威等5名本土球员。2016年,华夏耗资至少2.2亿签下了6名本土球员,其中23岁的中卫金洋洋据称转会费8000万,成为首位转会费达1000万欧元以上的本土球员,当时,他的市场身价只有125万,溢价高达64倍。还在中甲的权健高价签下张鹭、孙可、赵旭日和郑达伦,加上张修维为首的4名留洋球员,至少耗资2亿。2 _9 S/ U) r) `; e& Z) x% u
6 O2 ]0 G0 `# q
2017年,中超本土球员身价从千万量级蹿升到1亿以上的高度。华夏签下6名本土球员,据称赵明剑、张呈栋转会费都达到了1.5亿,赵宇豪1.3亿,尹鸿博9000万,高准翼7000万,任航6800万,总投入接近6.6亿。6名球员中,最少的都溢价了30倍,最高的接近185倍!权健签下的杨善平、王永珀据称都是1个亿;中甲的佳兆业同样疯狂,签下崔民、关震、张远、王大龙至少耗资1.55亿!
* N" |2 u$ Z7 @1 ~' n8 w; X
6 g/ V" ^/ B6 n7 x2018年,疯狂还在继续,华夏签下姜至鹏、胡人天据称耗资至少2亿;贵州花了1.7亿签下赵和靖等4名本土球员;突然发力的国安一口气签下池忠国、韦世豪、池文一、刘欢和胡延强,耗资巨大。同样,这些本土球员溢价都在40到60倍。
$ z( g3 \) \& K) o: P# k3 l* S. p) p9 i& }6 W1 ~0 P
五年“金元中超”,引入外援投资固然巨大,内援的成本同样令人咂舌。五年里,中超在内援方面的投资总额是6.72亿欧元,相当于50亿人民币。这其中,华夏曾在2017年将引援投资的92%用于内援,总额超过9000万欧元!整个“金元中超”,华夏引入内援的转会费投入高达1.6亿欧元,恒大1.15亿欧元排名其次,国安9600万欧元排名第三,而权健3年在内援身上投资超过7000万欧元!3 }& l. {. L9 [$ B
6 e$ c& P6 O/ E: k, L1 x当时,一些连国家队都无法进入的本土球员,身价动辄在5000万以上,甚至达到了1.5亿。“金元中超”至少诞生了10位“一亿先生”,转会费在5000万以上的有41人。这些本土球员德转身价普遍低于200万,算下来溢价至少在40倍以上,甚至不少是100到200倍。
" O+ t- r1 K% ?( G# ~
9 W! i- u. I! Z& ^3 v% j! _: f) a同样溢价惊人的还有年薪,500万级年薪非常普遍,转会费在5000万以上的本土球员中,年薪1000万以上的不在少数,最高的达到了2000万。这些超高转会费和年薪的本土球员,有的在中超刚刚打上主力,有的甚至刚立足,但中超新贵急功近利,都想效仿恒大尽快出成绩,在梯队和青训建设投入不足。华夏和权健虽然都在青训上花钱不少,但相比对一线队的投入差距明显。
3 o" D! [5 ?* s
/ ?2 x' Z" y g, G“金元中超”对本土球员的离谱溢价恶性竞争,对中国足球的打击是全方位的。“金元”为害之烈,在本土球员身上表现最甚,从一线球员、青训到留洋“半成品”,概莫能外。如果不是盲目哄抬球员身价,把这些钱拿出一部分或更多用在深耕青训和培育留洋上,中国足球或许不至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