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4|回复: 0

[温村新闻]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4 14: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_大武汉. M9 P6 ~3 K* D9 u" k& u8 B
一场球赛下来,汗水浸湿张敏身上的球服,“逆鳞”二字从背后浮现。4 |, O4 D0 J) F  I/ v- W1 U% E
这是张敏给球服做的特殊设计——遇水就能显字,也是他20多年篮球事业的缩影。; @( P+ p3 P: P' ]
初中时,老师一句“篮球能当饭吃吗?”,却让他走上了篮球创业路。球队经纪人、做篮球文创、从事篮球青训……张敏没有当上职业球员,却“吃了20多年篮球饭”,让武汉篮球不断“破圈”。9 K; }+ Q) J( h. z
( ~. j$ D& l3 t! i, @) d, K1 N. ~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1.jpg 5 [7 X2 n9 B3 {6 O4 g3 E/ a0 F1 \

3 ~% @2 s6 ]% F0 p: \9 V3 O张敏。- j: l2 H; J; c5 u$ I" a% l
有篮球架的地方就有机会
' g+ t$ T# E" p5 z1 K' Z( b从小在武昌体育街的老武昌体育场边长大,张敏以前打球的地方与职业球员的训练场地,只有一个铁丝网的距离。. r" @4 W2 t+ \( O
隔着这层铁丝网,个头不高的张敏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素质当不了职业球员。
. @0 v! K8 x: U7 Z0 N) ]“篮球能当饭吃吗?”初中老师的这句话一直在他脑海里回荡,父母也希望他从事稳定的工作,而一起打球的朋友们也只是把篮球当作兴趣爱好。; C3 j. f3 }- T
当张敏一次次把球投向篮筐时,心里却憋着一股子劲,“篮球怎么不能当饭吃?”# r$ S8 A6 ^: O$ u  Q
1998年,一则街头篮球广告短片在国内流行。胸前转球、胯下运球、指尖传球,篮球仿佛被磁力吸引在球员手上,张敏惊讶,“篮球还能这样玩儿!”# V2 |. u6 M3 w/ \7 t2 R
虽然酷爱篮球,但张敏并没有放弃学习,考进了湖北大学学习管理。但篮球却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梦想。
+ c% _9 n8 M1 n1 _: ~. j
1 x" M1 V& G( }  m$ z' _- p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2.jpg 5 p1 A: a9 F/ s! [1 [8 G
" j! y5 p4 C  \7 P
张敏接受专访,用自己的故事推广篮球事业。
9 G; p, O- D) U: ^, s1 R2003年,还在上大一的张敏和好友韩冰共同创办了武汉首个街头篮球队“武汉313”,他既是球员,也是球队经理人。! y! \6 w& L" x& K8 n
还是学生的张敏他们没有钱去专门学习,只能和队友们一起看录像带学技巧,到公共球场练习,然后把练习视频发到篮球论坛上进行自我宣传,还四处参加表演、比赛。
; W& W, V/ Q, P& {“有的表演比赛主办方会报销机票钱,我就都换成火车票,只是想球队在更多地方亮相。一天一夜的硬座,对一群年轻小伙子来说不算什么。”张敏回忆。
; H: z  H' b# C) f那几年,国内有关篮球的电视节目,武汉313几乎都去参加过。当时大学生当家教、发传单等兼职收入一天不过30元,而张敏他们参加一场5分钟的街头篮球表演,每人的收入是150元到200元,参加比赛还有奖金收入、球鞋球服赠送等。越来越多的人都慕名想加入球队。
. }& X& L; U; y# H( h2005年,武汉313拿下了全国第一届花式篮球挑战赛及斯坦科维奇杯街头篮球赛冠军。2008—2011年,武汉313与北京CL街球队连续四年会师全国大赛决赛,交替获胜,被称作“京武门”。高峰时期,武汉313队员达到80多人。
$ `) z' S8 R  S9 x1 A4 n) X6 b- f/ q- r8 O/ A3 P. {9 q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3.jpg
: v+ i8 g2 i* K0 h: W( X) T$ ?! E8 W6 ~* j% x- A& E
出汗后才会显出设计的球衣。
8 p, C* U" s1 {! |; W: C地下室办起全民赛事, j8 B6 P0 L  E+ H9 Y- o+ z
“一支球队再大,也只有5个人能上场。能不能让更多的篮球爱好者走上赛场?”张敏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打造一场城市级别的业余联赛。7 Y1 c1 c4 T/ A  w
2013年,张敏解散了武汉313,开始筹备办联赛。; \# n9 a+ v4 R2 I) J1 z
好友韩冰回忆,当时觉得张敏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举办城市联赛,哪有资源?哪有资金?但同为“球痴”,他知道张敏会全力以赴。; x% u9 o3 ~. s: k% f* b
二人经过一番策划,着手组织“首届武汉篮球城市超级联赛”。1 Z* S" t& E! t4 w
为了省钱,他们借来武汉体育学院的地下训练场,自己设计海报,找学生当裁判。
" C# j% @7 V' n2 m
8 `7 z6 Z1 D+ D+ u0 Y5 v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4.jpg 9 M+ ~: y" o: p) Y. o4 |7 |( B& y" `
, `5 `) _, K5 d7 t# G+ S
张敏与小球员合影。5 ^% `& |1 C+ S! \; B9 u* `
没人听说过武汉有城市业余联赛,武汉313的队员就叫上平时一起打球的朋友,拼拼凑凑找齐了6支参赛队伍,在武汉体院的地下篮球场完成了联赛。/ L% t+ X" d- u. |0 V# O
让张敏没想到的是,这场赛事不仅在江城篮球圈里引起了轰动,还引来了省、市篮球协会的关注。当时正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政策实施的关键一年,国家正在全面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出体育产业要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d9 G' G  A9 s" X( X0 t
张敏因此也成了探索武汉群众体育赛事的先行者,各种赞助、资源开始向他涌来。, N( p, f- i7 T/ t
2013年,真正意义的武汉市“首届篮球城超”开赛,市篮协委托张敏他们进行赛事组织。随后,武汉汉为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城超,武汉城超的参赛规模逐年扩大。到现在,仍是武汉历史最悠久、参赛规模最大的民间赛事,是国内优质职业业余混合联赛赛事品牌之一。9 G: l* p3 _" x  i# n. u6 e- h
被誉为“武汉街球王”的周锐从武汉313一路走到武汉城超,始终仍对张敏心存感激:“是张敏大哥让我变得更优秀,让我在篮球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U$ e0 \: R8 s$ u: M, i
张敏又受邀担任武汉当代职业篮球俱乐部总经理,组建了武汉首支职业篮球队,俱乐部最高峰时实现年收入超千万元,张敏当时也有了二三十万元的稳定年薪。
. I8 y  c4 W* H  P$ h7 r% u然而,喜欢“破圈”的张敏却在2019年离开了俱乐部,创办了武汉捷希青训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目标是发掘培养武汉篮球新人。, y' l* m- D. s" ]' [% A2 A6 u, x
8 b1 i2 g0 T/ T) {6 Y, Y" w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5.jpg 9 \$ E; q+ m7 A9 h1 O8 [

, N& i( O, a8 E7 ~/ C9 p/ Z张敏在校园推广分享篮球文化。; [, ?3 A. ?' |& r
投向篮球文创设计“蓝海”
4 i* W6 B. ?3 Q前CBA球员、“51分先生”陶小岗是捷希青训的总教练。1998年前后,陶小岗作为湖北职业队队员在体育街训练时,张敏就站在场外看着他,心生钦佩。后来,张敏在自己举办的城超联赛现场又一次遇见陶小岗,第一次向自己的“偶像”打招呼。
  T6 X0 m% r. @* M9 G( t4 _4 {陶小岗十分惊讶,他不知道球场外曾有个孩子看他训练,而后一步步组建球队、办起联赛。“能走到今天,这个年轻人不一般。”
: ?1 s; o6 Z; ], n8 S0 Z9 t% C4 Y后来,当张敏邀请他来做青训总教练时,陶小岗爽快地答应下来,开始全权负责捷希青训的训练比赛。
) E7 X! w$ M6 f4 D2 O3 s9 y: @) \此时,张敏的精力又转向另一个“圈子”:篮球文化产业,一片尚未发展起来的空白。. b. V/ j0 M. x) w/ ?+ j1 R9 K
4 h, L. s  [) ^
篮球能当饭吃吗?他说:能!-6.jpg
+ ]5 b5 V) K) l& U% v) G4 c. G  _5 X9 L1 p9 D8 }, Z
张敏展示限量版武汉球服。) G  N0 O( m7 K# _) ~8 C! J! E) E
“过去,我们的篮球赛事几乎没有设计,文创开发也不完善。和篮球产业发达的美国、日本等比起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说。
  w$ d0 B3 V( h/ g4 x今年,张敏开始与日韩等地的职业俱乐部合作,一边提供品牌创意、球迷周边产品开发设计等设计方案,一边向他们学习经验。
8 G! n8 u6 ~' Q4 i0 W在为江汉大学设计“逆鳞”系列球服时,张敏决定打破了过去号码、标志、球员名称简单组合的传统设计方式,借鉴学习中国台湾校园球队建设经验,用篮球文化增强全体师生认同感。$ R! M# @! k' |4 @: T
打开江汉大学的地图时,他发现江汉大学形如一个龙爪,深深嵌入大地。“翼龙”,这只灵巧的远古猛兽,也和球队讲究快攻快打战术理念的神似。由此,逆鳞、龙爪等设计元素出现在江大球服和系列短袖上,该系列球服一出炉,就在江汉大学受到师生欢迎。
" [, l6 z% f4 C  c" M: B3 U% j今年,张敏又推出了“武汉系列”球服,限量发售500件球服被一抢而光;他们推出的篮球口袋公园小程序,汇集了武汉市内百余球场信息、文创设计,正在推广……在篮球新赛道,他又投入了几百万元。“愿意继续投入,就是因为我始终相信篮球可以当饭吃,并反复证明了它。”
) t3 E' U8 m3 M5 u1 h  Y& l8 ^2 }如今,40岁的张敏在闲暇时,还会经常和球友们在球场上切磋一下,精力充沛的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们的篮球事业可开发领域还很多,我想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j/ `( w6 q7 ~, S8 ]9 U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m/ [7 i, ]) {
【编辑:姚昊】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8-16 03:28 , Processed in 0.02035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