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6|回复: 0

[温村新闻] 揭秘加拿大:从美国死敌到忠实跟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超级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379
发表于 2025-1-2 2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作者:陶短房 武彦$ ?: |! S+ \6 B7 ]. H% W$ t" B2 N

& S0 E' N* k- W% w5 M0 N加拿大应美国方面的要求,强行拘押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所引起的风波暴露了西方所谓“人权法治”的虚伪。网友们在指责美国蛮横做派的同时,也对加拿大这样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态度感到不解——当年加拿大民兵跟随英军火烧白宫的事情,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不时还会提起,在这些年中加拿大是如何从美国的敌人变成了忠实的跟班呢?
( {9 x# `: t" x$ o7 p: Q7 M" R& I  s
特朗普记起的仇恨
5 q) \7 U& V9 Z/ w0 w( D& Y5 ^9 b" D/ ^" W9 X0 g; N, n
美国和加拿大诞生之初,曾是不折不扣的“你死我活关系”。在殖民时代,法国和英国都曾以加拿大的魁北克城和蒙特利尔为中心,对后来属于美国的北美殖民地实施管理和控制;英法战争期间,后来成为美国的十三州殖民地居民站在英国一边,在今天加拿大领土上大打出手;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美国曾两次进攻加拿大,试图摧毁英军后方,而加拿大民兵则在英军和易洛魁印第安部落帮助下,两次击退了美军进攻。
  m9 G4 O. R2 W3 N1 g
& ?/ \- C0 }# R美国独立后,美英在1794年签署《杰伊条约》,美国承认美加边界,以换取英国对美国独立的承认。但美国独立运动领导人杰斐逊等人激烈反对《杰伊条约》,在他们看来,这个条约等于允许英国在美国卧榻之侧保留强大军事存在。他们主张美国应主动进攻加拿大,将英国人彻底赶出北美。在他们看来,很多加拿大人向往加入美国,战争会很轻松地以美军获胜而告终。# A/ T0 w0 b; Z0 h
+ S6 m  }8 O: c0 x
说干就干,1812年美军主动进攻加拿大,却出人意料地遭到加拿大民兵的顽强抵抗。英军利用加拿大民兵和易洛魁印第安人争取到时间,从欧洲调集兵力大举增援,并一度攻占华盛顿——白宫就是在此役中被英军和加拿大民兵焚烧,战后(1817年)不得不用白色涂料粉饰墙壁而得名。这个惨痛的教训让美国总统特朗普至今未忘,今年5月25日在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争吵时,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话:“难道不是你们加拿大人烧了我们的白宫吗?”
. `% z6 y+ J6 U: w8 G# R! F: o  O7 R
$ ]3 r) s2 r6 G经济上的英消美长
$ P6 |' I6 P  H2 F
/ G1 A0 f4 E6 d( f5 P( e当时加拿大人之所以顽强抵抗美国,是因为北美独立战争将大量亲英派驱赶到加拿大,并从此改变了加拿大的民族和语言结构(从说法语人口占多数变成说英语人口占多数),英国人通过给予法裔更多自主权,换取英裔和法裔的团结,而大量亲英派的存在,又让加拿大人本能地对美国入侵持坚决抵制态度。战争的结果,让加拿大进一步凝聚成一个整体,为日后的自治奠定了基础。
2 B$ Z1 B" z3 f2 E; S6 y3 V" D- |4 C
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美加两国再没有大打出手,但双方的关系一直时好时坏。毕竟直到二战之前,美英之间的战争阴云也未彻底散去,加拿大作为英国忠实的“小弟”,跟美国的关系自然也亲近不起来。无论一战、二战,加拿大参加了这一阶段几乎所有英国参加且不排斥加拿大参加的对外战争,并付出惨痛的牺牲和代价;而对于美国的对外战争,加拿大的态度还是“敬而远之”。8 J+ j5 J9 W7 a$ I% [3 j
# d* P" ?' O" m
甚至可以说,从19世纪60年代建国至20世纪20年代末,防御美国入侵一直是加拿大的既定国策。1921年,加拿大军方制订“一号国防计划”,如果美国入侵加拿大,就出其不意进攻美国北部。而美国上世纪30年代则制订了入侵加拿大的“红色战争计划”,准备兵分三路全面入侵加拿大并最终将其吞并,其中关键一步就是海陆联合攻击并占领重要港口城市哈利法克斯,切断加拿大与英国联系。
+ W. F' [3 d) j$ ~6 W
5 h: U4 B# W7 Y1 {不过尽管两国政府针锋相对,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快速发展,加拿大的经济命脉逐步被美国所控制。凭借地理优势,美国工业产品大举向加拿大倾销,并逐步掌握了加拿大的采矿、冶炼、林业等核心资源。据统计,1851年英国占据加拿大出口市场59%的份额,美国只有35%;但到1900年时,英国为24%,美国升为60%。而且这种“英消美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900年美国投资占加拿大外资总数的14%,英国占85%;1950年,美国资本上升到76%,英资降为20%。
* _4 \! z2 S+ b5 o3 R, |* U" E7 G5 e4 ?# l' v7 B
朝鲜战争是转折点8 |) {3 I( K* |. U( F4 A' Q5 K  O1 B

/ |* ^3 K) |3 v- o9 d二战后英国国力迅速衰落,美国则取而代之。加拿大看出了这一趋势,随即倒向美国这个以往一直不大看得起的“暴发户邻居”:1949年4月4日,加拿大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此正式成为美国“战车”上的一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织所谓“联合国军”参战,加拿大积极响应。
" w1 @; e, G- w/ S8 e* F% b' J0 m# a0 ^2 D) U; _
朝鲜战争是加拿大从“英国小弟”转变为“美国跟班”的转折点:此前英国已于1950年1月6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加拿大和新中国的建交谈判也差不多同时顺利展开,抗战时期就认识董必武的原加拿大驻华外交官朗宁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但朝鲜战争打响后,加拿大并未像英国那样既参战、又继续和中国建交,而是转而对美国亦步亦趋。朝鲜战争停战后,在加拿大外长皮尔逊及朗宁努力下,中加原本已接近建交,但时任加拿大总理圣劳伦特觉得“该跟美国总统打个招呼”,他率皮尔逊前往美国,把准备与新中国建交的决定通知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结果后者大发雷霆,咆哮着大骂加拿大的念头“十分荒唐”,他声称“公众舆论是反对共产党中国的”,如果加拿大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带头,那么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北约盟国会群起效尤,“红色中国将重返联合国,这是美国政府决不能接受的”。在美国的威胁下,加拿大和新中国建交计划自然也就搁浅。
; H' S6 h# [( A! y* j4 l6 H" B/ n4 N' Q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加拿大再次在英国与美国之间做出抉择:当时英法出兵埃及,以往“英国打哪我打哪”的加拿大非但不出兵帮忙,反倒以中立国身份参与维和,皮尔逊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牵头维和的正是打算彻底取代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
  C- \: E* ]9 `- N7 \  d
9 M/ H' H. D6 q6 x" |此后,美国一步步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战略体系中。1958年5月12日,加拿大同意与美国联合组建旨在防范苏联轰炸机和弹道导弹袭击的北美防空司令部。这个司令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夏延山,司令由美国人担任,主力也是美国的战斗机、导弹和雷达,有批评者指出,此后“加拿大事实上已没有了领空”。自从1987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之后,美加经济一体化空前发展,语言文化上的相似性,更加速了美加民众生活文化的融合。尽管美加在北极等地还存在利益冲突,很多加拿大人也极度反感美国颐指气使的作风,但不少美加媒体近年来接连喊话:“美国和加拿大应该合并”。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8-20 05:51 , Processed in 0.02061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