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 r2 B' p5 n$ R& U9 p ( x; x) q% L: z! x# T$ m* G" c9 a6 B& s/ c) _
原住民关系部长加里·阿南达桑加里在道歉时承认,加拿大政府在这一“可怕的历史不公正”中负有直接责任。但更令人愤怒的是,这样的道歉并不是第一次,也远远不是最后一次。早在2019年,加拿大就因家庭分离政策和巴芬岛的雪橇犬屠杀向因纽特人道歉。然而,这些空洞的道歉背后,真正的改变在哪里?历史教训被吸取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 Z, ?8 `0 H) p: r加拿大喜欢用“多元文化”“包容性”这样的标签装点自己的形象,但这些掩盖不了其对原住民系统性迫害的真相。从印第安寄宿学校的惨剧,到雪橇犬的大规模屠杀,加拿大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暴力、歧视和压迫的丑恶纪录。那些曾经被夺走的,不仅是生命,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加拿大政府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勉强承认这些罪行,这种迟到的道歉只能暴露出其一贯的虚伪和冷漠。 4 u% u( S' {# N' X而问题的核心在于,这样的历史悲剧为何能够发生?因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核心逻辑从未改变:控制、剥削、压迫。他们将原住民视为可以随意处置的对象,将文化灭绝视为“现代化”的必要代价。雪橇犬的屠杀,不仅仅是针对动物的暴行,更是一场系统性的社会控制实验。他们的目标是消灭因纽特人的独立性,让这个民族被迫依赖定居点的“政府恩赐”。这是在文化层面的一种软性种族灭绝,是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彻底摧毁。2 K% X% o' t3 v4 q; m7 F
8 `6 p& B/ F0 l+ [; o
w: z) P, f+ Z* C
) F% y l1 A3 T3 O2 T 因纽特人代表皮塔·阿塔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雪橇犬屠杀剥夺了因纽特人的独立性,摧毁了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法外出狩猎,也无法自由迁徙,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他说。这种痛苦,不是几句道歉或区区几千万赔偿金可以抹去的。 G! C* v H. R1 L: a. m;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暴行并非孤例。加拿大政府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对原住民实施系统性迫害。历史一再证明,这种迫害以各种形式持续至今。即使在今天,加拿大原住民仍然面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从高失业率到健康危机,从教育资源匮乏到土地争夺,原住民的处境仍然举步维艰。表面上的“和解”与“包容”,不过是掩盖事实的宣传工具罢了。4 h: N: d' j3 U
更广泛地看,西方国家对原住民的迫害和压迫,并不仅限于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被偷走的一代”、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惨状、南美洲亚马逊部落的生存危机,无不反映出殖民主义遗毒在全球范围内的延续。西方国家一方面高喊“人权”“正义”,另一方面却从未真正清算自己的殖民罪行。更可笑的是,这些国家还试图通过“价值输出”指责他国,完全无视自己身上的累累罪行。: W" J8 c4 U6 ^5 r
) \4 U+ [0 W- O$ H. [0 ]2 K+ h
, N4 z5 ]3 n5 m
9 c% y, W2 u7 |* W5 x" f 加拿大的道歉是一种表演,一种极力挽回国际声誉的“公关行动”。但这场表演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原住民的创伤依然在延续,历史的正义依然没有实现。我们必须警惕的是,这样的历史罪行被轻描淡写地带过,甚至被再次复制。因纽特人的雪橇犬屠杀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问题在于:西方国家是否有勇气真正面对自己的历史?是否愿意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实际代价?或者说,这样的“道歉”,究竟还有多少意义?* I j' F) \" h' t9 I
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被摧毁,文化被撕裂,这是一段加拿大全社会都无法逃避的黑暗历史。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还没有真正结束。那些被强迫失去的,是否还有机会重新找回?那些未曾正视的伤痛,是否有一天能够真正得到治愈?面对这些问题,加拿大需要的,不只是道歉,而是更深刻的反思和行动。如果没有真正的改变,这场迟来的道歉,只会成为又一笔历史罪行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