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亚太军事态势调整新动向5 b9 e1 W7 ?) @7 v) C4 D) F
) w4 i& ?+ i- G' v$ ]6 w% V0 @7 s
■罗照晴赵小卓& G) W/ U0 o" S5 v
' p4 @) d- A$ X6 E
: F) H# [) f9 {1 K
" ~5 b( Z4 i4 I! w5 c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架KC-130J飞机降落在帕劳的贝里琉岛简易机场。 `9 d: o1 c1 [. j/ q, z
+ U5 ]. p( c# X/ F
8 s% F& E; O& [% f; Y9 x
4 |: y5 t) A; V( Y" p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抵达夏威夷参加“环太平洋-2024”演习。/ m* j( j; _/ \( h* C
: r. z O- a; p! Y& s# ]' y# [& D2 @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空军正加速重修太平洋天宁岛上的一座废弃机场。此前,美海军陆战队重新启用了位于太平洋中部帕劳的贝里琉岛简易机场。
6 A/ e" i. d, |7 u0 h# [+ a) r& D& I! i& ^+ N. I, I# z
陆续重启二战废弃机场,是美军验证“分布式杀伤”和“敏捷战斗部署”等作战概念的措施之一,也是其不断推进亚太军事态势调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美国日益重视在亚太地区进行军事布局。从打造灵活精干的编制体制,到前推部署先进武器装备;从建设新的军事基地,到与盟友开展大型联合军演,美国调整亚太军事态势的一系列动作,体现出其长期顽固坚持的霸权思维,严重冲击地区安全形势,相关国家需予以高度警惕。( T2 a) Q8 T# f& H2 ^! ^
. l" K, ]- w! f& ]* j
动向一:调整兵力配备
+ o% v6 G: h' R7 R& F C: M& l" A
自2021年启动“太平洋威慑倡议”以来,美国正加紧在亚太地区投棋布子,不断优化该地区的兵力配备。& C R( X6 e0 L) }3 J- ^8 }2 Y
) ?. E& Q1 ^# l* S' [调整编制体制,确保行动灵活。近年来,为降低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大型编队和平台被潜在对手集中攻击的风险,美军着力推动该地区编制体制调整,试图打造行动更加敏捷灵活的部队。美陆军先后于2017年、2022年在夏威夷成立2支定向支援的多域特遣部队,可快速整合陆、海、空、太空和网络等作战领域,提升亚太美军多域侦察和火力打击能力,使其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敏捷性。今年7月美空军宣布,将在驻韩国乌山基地第36战斗机中队基础上,组建首支“超级中队”,按照全新编成、组训和战备模式管理,提升各型战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并验证“敏捷战斗部署”等作战概念。& i. A2 S! q- E$ k
+ c; k5 U w( f% g前推先进装备,增强作战能力。一方面,美军持续推进常规武器的现代化升级。比如,美空军自2022年起,将部署在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的老旧F-15C/D战机进行回撤,并向亚太多地以轮换部署的方式,前推F-22、F-35、F-15E等型号的先进战机,保持对前沿地区的空中威慑;另一方面,美军不断强化无人装备等新型力量的运用。当前,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无人作战力量规模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海空作战领域。今年5月,美海军成立“第3无人水面舰艇中队”,主要侧重于开展各类小型无人艇的测试和海上作战试验。美空军在关岛、日本等多地部署MQ-4C、MQ-9A等无人机,为美军提供全方位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此外,美军今年4月还借参加美菲联合演习之机,将“堤丰”中导系统部署到菲律宾并持续滞留,意在强化其前沿中远程打击能力。6 V- f, J4 h6 @9 A. j+ ]/ q( M0 N
1 j! C+ u. X3 c. c动向二:优化基地部署) B. E' B* a5 [
- @3 l1 X( \0 c% F/ \) A2 L6 a# z近年来,美国以提升战场保障的灵活性、敏捷性、耐久性和适应性为主要目标,持续推进以亚太前沿军事基地为核心的战场设施建设及部署优化。& I5 y! d/ H3 @$ n: t
4 y6 L9 H% _5 i
巩固第一岛链设施建设,重点提升菲律宾基地前沿支撑作用。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各型军事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岛链,其中在日本、韩国的大型基地较多、保障能力较强。随着近来美菲防务合作不断升温,美方根据《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开始着力提升菲律宾基地的前沿支撑作用,并于2023年在菲新增4处军事基地,位置靠近中国台湾和南海,意在提升双方在南海和台海周边的军力快速反应与协作效率。
' D& f. L4 v8 S8 U/ F5 p& P& J9 Y# f& {, Q
强化第二岛链战略枢纽作用,加强关岛防御体系建设。关岛属于美海外领地,美可以此为跳板,从本土奔袭至欧亚大陆,加强对亚太地区热点及危机事务的介入,而不受制于前沿兵力驻在国的影响。近年来,美军不断加强关岛防御体系的建设,包括持续构建以“宙斯盾”系统为核心的“增强型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开展“铁穹”系统试验,并计划将“间接火力防御能力”系统部署至关岛,打造严密防御网络。
$ F: Z/ ~4 Y! f$ ]( e; k
' s1 x8 n5 Z$ h/ m拓展“自适应基地”建设,提高部队生存能力。2018年,美国发布的《国防战略》提出,美军基地类型应向更小型、更分散、更具弹性的“自适应基地”转变,以提升部队行动灵活性和综合作战保障能力。美空军还提出增加第一、二岛链“睡莲”基地数量,在热点地区建立小型化、低成本临时性军事设施,保障更多海空兵力前推部署。目前,美方已完成对亚太地区300多个简易机场的勘测工作。此次重修的天宁岛机场,距离关岛约160公里,扩建后不但能协助美军在西太平洋方向开展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能作为关岛基地的重要备份,减少被侦察发现和集中毁伤的可能性。
! _4 n6 G, _, B# m8 x* A: f' z/ ]- p8 q# }* ~2 }9 M% c" x1 b
动向三:强化联合军演
, i1 |2 I; ^( C8 I+ F! C* E8 b+ H# h5 [2 E
一直以来,美军都将联合军演作为检验战备水平、验证作战概念、提升作战能力、强化军事外交关系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近年来,以“环太平洋”“马拉巴尔”“金色眼镜蛇”为代表的多边联演,逐渐成为美国强化地区军事介入、谋划未来战争的重要练兵场。
- @- c+ h) M/ p$ i. P, q; M3 ]: O" \! c! r& K; E, E
参演盟国不断拓展。纵观美国与盟友近年来在亚太地区举行的联合军演,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韩国等地区盟友参演频次较高,英国、法国等域外盟友的参与力度也不断提升。今年6月举行的“环太平洋-2024”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共有包括7个欧洲国家在内的29个国家参演,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联合演习。+ \1 G6 ]6 `* E& D( X
" h3 W+ s" A5 p# Z
演习区域聚焦敏感地区。从空间分布来看,美军演习区域主要聚焦南海、东海以及第一、二岛链之间,包括菲律宾、台岛以及关岛周边等重点区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战略关注的主要方向以及未来冲突场景设置方向。今年4月底开展的美菲“肩并肩2024”演习,首次将活动范围向北扩大至距离台湾不足200公里的巴坦群岛,其介入地区事务意图明显。/ P( t- J- n. y; @6 R
: K D' X; l9 M演习课目紧贴实战。美军与盟友的演习课目,从非传统安全领域逐步向两栖登陆、航道封锁、岛礁夺控等实战性课目拓展。日前,美日“利剑25”联合演习在日本周边海域及自卫队基地举行,演习课目包括海上交通要道保护、部队空降、导弹防御等,旨在检验美国与盟友的海上联合作战、登陆作战和岛屿综合防卫能力。
0 }- b* D# ]- N4 e3 \" A d: K& p# E7 F3 X% C. E% L
总的来看,美军当前在亚太地区军事态势的调整,其本质是妄图通过拒止、威慑等手段强化军事存在,进而维护自身全球霸权。然而,亚太地区是和平发展的高地,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局。美国应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制造阵营对抗、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 @/ r% h- |; k0 e& w+ `" B
4 o- C- U- v2 }6 x( n2 ?3 W8 d9 J(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 }4 v: G8 K3 j. G$ j: S7 p9 w$ i0 |+ p/ M* b. O/ @) D2 }
照片均为资料图片9 D E9 B. }, ]* \6 r7 H, N p
9 ?/ w; @, G. f9 r
% X8 P' h! [7 Q7 A$ m8 z) e5 k z% A4 I3 U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