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7|回复: 0

[温村新闻] 第四章,考古的证据,揭开了阴阳、八卦起源的历史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7 07: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第4章 易经演化发展史-考古的证据,揭开了阴阳、八卦起源的历史真相- Q0 A7 ^8 D8 u7 o3 a+ _' Q
第3章以伏羲所处的历史环境条件下,从推理、逻辑方面下论证了,阴爻⚋阳爻⚊和八卦其来源于古代数字记录需求。但毕竟只是逻辑推理,缺乏实证,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看看考古的证据,历史上阴阳八卦起源的真相。
" m& {$ p4 v, j- H# o+ O1971年陕西千阳出土的西汉宣帝时期的骨制算筹,是发现最早的算筹。
  X  v! W' Z2 X- G  C筹算在中国肇源甚古,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当时算筹已作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被普遍采用,并且筹的算法已趋成熟。
& O1 J- j, v9 f# D中国古代以筹为工具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的演算的一种方法。筹,又称为策、筹策、算筹,后来又称之为算子。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据文献记载,算筹除竹筹外,还有木筹、铁筹、骨筹、玉筹和牙筹,并且有盛装算筹的算袋和算子筒。算筹实物已在陕西、湖南、江苏、河北等省发现多批。9 ~5 ]# ~# |, N  L6 L% P" q6 J
请看下面这这张图,是1971年发掘的。这是古代筹算的历史记录,出土于汉宣帝时期的墓葬品。  z- `# x7 S# |9 j- I0 Z
" {  r. [- O- ?: [
第四章,考古的证据,揭开了阴阳、八卦起源的历史真相-1.jpg
: u) v! K# Q5 v; n( @" h! X. a5 B/ {4 S3 h

! Y5 w) q; Y4 h3 S
* t# N0 G0 ?- l% k
( ^1 S4 B" |3 X( r0 B  q% r3 T% ~- C. ?8 g4 s8 B$ y  T+ l0 q! v
看上图的第二行,就可以看到,1数和阳爻⚊,形态上完全相同。2数,形态上和太阳(四象之一)⚌完全相同,3数乾☰,形态上和乾卦三横完全相同。4说等于4画阳爻,5数等于5画阳爻。
0 h7 p. d, R( T% e/ G, D这种记数方式表明,阴阳八卦早期是记数的符号和工具,完全成立吧。这就是历史的证据,证明《第3章》中,我用逻辑推理出来的结论是正确的。7 ?- |9 D# _: T! {
那为什么上图上6、7、8、9,这几个数,和阴阳八卦不一样呢?
" ^/ w& t* d/ J9 @  S其实其中的道理更简单。计算两个字是现在的文字,其实计算中的计字,其实就是记录的意思,就是计等于记录。5 I) c- p+ u) ~) x2 h" _1 U& ~
计算合起来的意思是记录和演算,就是上图中1-9数,既是记录的符号,又是演算的工具。而阴阳八卦最早期伏羲时代的功用就是记录数目的,而不是用来演算数的,所以上图的6以上的数字和八卦、六十四的卦形是不一样的。2 J  E; F% g$ x( p' ~
中国古代数学的这种演算方式,从伏羲时代以后,一直被使用,一直使用到东汉末年即大约在公元200年左右。因为东汉末年,算盘被发明出来了,这种用算筹来演算数学的方式、才退出历史舞台。
0 i3 m% R1 @0 u2 ?! a3 s/ K0 V从伏羲时代的公元前6000年左右到东汉的公元200年左右,这种筹算的计算方式一共使用了大约6千年左右。
; P. [" \8 Z4 ~% Y/ a" ?记录工具,从最早的在地上或墙上记录数字,后改进为用蓍草(伏羲之后的时代)记录数字,在后来用竹子、骨、铁、玉等作为筹算工具,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 ]. c. P8 J' s( K2 s
从上面这图,你就可以知道,中国的计算、算计、还有筹码等词语,这些字来历在哪里了吧。
/ R; n" {) ]3 p: B# ]6 v. r还有一筹莫展、神机妙算等成语,也来自于古代的筹算这种计算工具。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基本上很多词语、成语都来自于遥远的古代历史,都是有来历的。
5 t4 m6 z" k' {$ J7 S: s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讲历史实证的。实证这东西,拿出来以后就是十分省心的。不需要象逻辑推理的文章那样,需要长篇大论,比如象第三章的文字版就用了3500字,头头尾尾才能说清楚。所以,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
! l/ i* i1 ]4 |; K未完、请待后续......
4 v3 Y9 T8 q" O4 ]) n: k/ E/ W7 F3 l3 B: G
第四章,考古的证据,揭开了阴阳、八卦起源的历史真相-2.jpg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8-21 02:46 , Processed in 0.01936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