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抄书打卡第一天
0 |6 M9 H* @8 J8 u7 R" ~, q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总想开源节流,听说头条抄书是一种途径。我想试一试。把自己阅读的作品,也分享给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成长。
& Z1 m$ Z4 |: l8 V- k# p值此平安夜,开启第一天的抄书之旅吧!
$ ?" N5 R) G; `8 B" T- B分享图书:《苏东坡传》; Z/ ^0 `/ b* G5 {/ Q g
作者:林语堂
$ {. W3 r, A/ f
. p2 N$ ]3 M. f% O& Y( s" W7 d: P/ k# z% D
8 c) U2 j7 a) t+ n) v- S" z
& e E/ D! \7 a5 I( \: P5 n9 K$ o' u. s) j, v+ x
抄书段落:& _/ [( z, Q( O/ U7 g0 y8 @
; k! g4 O% U8 b0 M8 F2 I; y
! h/ k9 {: f, C" N
; N4 Y2 j/ r/ Y- {: B' Y/ E

9 _; n) s& f& w
6 L5 \. B7 M8 _& B+ `: Q. e这段文字记录的事情发生于1071年,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在除夕之日,因为审判那些普通的为谋生而贩卖私盐的百姓,日暮不得归家。他哀怜同情那些百姓但又因作为执法者而不得不去做,他哀叹自己又何尝不是为了微薄的俸禄,无法去实现心中的抱负!% a7 |) d; x0 R
' B& i; l: Z t% o$ T
时光即便穿越千年,苏轼说出的道理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 b) d. M; O* a5 e) x: R* C
8 Y! ^6 M* q: i& [9 A# l: E4 W一个是为生计所迫的无奈共鸣!
) I* R: F9 e( ]) n6 C( Q
3 J6 |/ m; u$ ~+ A" J1 f, j诗中提到那些贩卖私盐的普通百姓,只是为了营求 “糇hóu粮”,也就是为了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得已而触犯了律法,即便落入法网也不过是底层人为生计挣扎的无奈之举。在现实生活中,众多打工人同样如此,每天辛苦奔波,可能做着自己并非十分热爱、只是为了获取一份收入来维持生活的工作,就像那些百姓为了糊口而冒险一样,大家都在生活的压力下,努力让自己在这物质世界里得以立足,这种迫于生计的无奈之感很容易引起共鸣。
+ j4 x i/ R; U
8 z: Y; }% |4 x4 ~: A; r一个是身不由己的处境共鸣!3 S C2 Z( f- P5 `6 i3 d0 A
& D- ^3 z% F7 e0 M2 h6 s) c% h; J. g) \
苏轼身为执法者,虽哀怜这些百姓,可职责所在又不得不依法行事,同时他也感慨自己留恋那微薄俸禄,没办法按照心中所想去追寻更高的理想抱负,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现实里的打工人又何尝不是,或许心中有诸多梦想、有对生活不同的憧憬,然而却被困在工作的既定轨道里,为了那一份薪资,要去遵守职场的各种规则,做着一些可能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很难潇洒地挣脱束缚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 O; F, ]: E* u" o- _' h8 r% @
一个是对自我价值反思的共鸣!! {9 L( Q+ x* r1 J H( q
$ e/ o0 V5 A9 t @: h) m苏轼最后提到 “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体现出他对自己当时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惭愧。当下的我们也常常会在忙碌琐碎的工作之余,思考自己所做之事的价值,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中逐渐偏离了曾经的初心,是否离自己期待成为的那个人越来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