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X/ \+ j2 q3 I/ H2 L% @ I9 G
# E5 k4 ~. U% i( ^
79年我军的一处炮兵阵地,看上去像是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图片来源于网络。
. g7 r: T/ k P. {9 S8 Z本文为卡尔加里小虎原创作品,仅在头条号发表,现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谢绝任何形式的搬运抄袭,转发请注明出处!
8 ?* e, [( [/ O% j8 z7 ]! {: [我们知道,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55军163师就是齐装满员的甲种师,164师和165师战前则是乙种师,是临战前紧急扩编成甲种师的。: o. d( |: P) `* m
而163师也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参战29个步兵师中战果第一的部队,保持了师、团、营、连建制的歼敌人数最高纪录。2 X7 R( {1 s1 C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63师共毙敌5293人(还不包括同登鬼屯炮台、谅山二清洞和三清洞中被炸毙,无法清点尸体的越军人数)。" H. n: ]4 l' g
163师和54军162师成为被中央军委通令嘉奖的两个师,同时,163师成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单位、个人数量最多的参战陆军师。) ?0 }0 f, R7 R! |1 L' ^
不过,就是这样一支战果卓著的英雄部队,刚从后方开到中越边境线时,没有打过仗的官兵也是状况百出。+ s) F- O$ w' |. @
79年,担任55军163师487团“狼牙山五壮士”连“狼牙山班”班长的王志军,后来在香港出版了《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以一个班长的视角,回顾了这场战争。# x6 |: y* b* E( z/ X5 I b
0 k, J9 A0 ?" S0 a0 M
4 l! W, R' E: O. D8 W0 I3 H: _; C2 n& o0 A( K% i, }
一等功臣王志军班长。图片来源于网络。( q! d& f3 ~3 |( m/ w
战前,大家抢着多领些曳光弹,觉得这样打起来威风些!3 w5 f4 y$ z( G8 O9 {9 l4 {
6 E8 Z) {3 h' L' Q
' s& _+ F2 g: K: j8 \
8 s, |% ?3 q8 I; [0 g7 ?# p/ t国产53式、56式、87式步枪弹中的曳光弹,弹尖色标为绿色。图片来源于网络。$ O6 ?" A$ y m( W* _" F
王志军班长在书中写道:* D' N6 y5 }( }
刚开始大家都抢着多领些曳光弹,打起来威风些。谁知仗打响后才知道那是要命的鬼东西,每当使用曳光弹时就会马上暴露目标。
) N- M* O* k5 u) P' \4 z5 y6 y8 w* ^8 t4 l6 o# V d
6 j; F% B' a6 I* e5 Y" U* k2 L3 V1 Y( Y/ Y- D/ P
发射曳光弹的时候,能看见明显的弹头飞行轨迹。图片来源于网络。3 W9 [1 E; E- z, `6 Z
本来,使用曳光弹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示目标,但是曳光弹在指示目标的同时,也会暴露出射手自己的位置。
; U+ r3 a+ E A% O为了看起来好看,或者打起来“威风”些而多用曳光弹,实在是拿自己小命不当数啊。
9 `) r8 }+ x# c, X! w163师刚上友谊关前沿山头,夜里野兽引发密集开火。0 b Q9 H6 e+ Y, G% O
$ s6 E) p( x* ?
" H* i/ C. E& n! \- _4 j: _
2 T6 x) s$ M G王志军班长回忆录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 H) B/ r$ r, M. P! B1978年12月27日夜,“狼牙山五壮士连”作为163师的尖刀连,上了铁路左侧的一个山头。6 u6 b& G, P$ n: ]8 g6 Y
王志军班长写道:& `0 C8 [9 t' o7 L+ j3 d* `' X
哨兵放出去后,我们开始摸黑挖掘工事,一直到下半夜,野战工事还没挖好,突然开始听到附近山头上响起枪声。先是零星的冲锋枪点射,接着听到一阵接一阵密集的枪声,还有手榴弹爆炸声。全排战士都进入了阵地,紧张得不得了。
+ E$ I( r4 ~5 x: k/ p# p结果那天夜里,全排人整夜瞪大眼睛没敢睡觉。天亮后才知道,是别的阵地上有野兽走过,哨兵以为是越军摸哨,就问口令。野兽怎么可能回令?
) t0 k9 E, B0 O t4 g' U这一下冲锋枪和手榴弹就用上了,害得前线部队的官兵都虚惊了一场。7 C( _3 ^* O7 R5 k9 g
以为抓获两个越南特工,没想到是山下边民,还得道歉,好话说尽。
- X* X& d8 }0 o, z% V6 j/ N& {1 a$ O4 E+ a e3 G \- e
6 {" T. u6 i [5 C9 ^' a
$ k) T7 B9 K! w4 D9 ^当年广西边防线上的两名边防战士。图片来源于网络。
% y! e$ y0 w, ]9 k1 y487团“狼牙山五壮士连”的官兵刚到中越边境前沿,警惕性自然是很高的。) n3 l8 Q* M$ a' R( r5 a
王志军班长写道:
$ f$ t& V; O* m6 A4 @6 n! h第二天,天刚发亮,突然发现山脚下有两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排长马上命令我们派人下山去活捉这两个可疑人物。
$ |4 Z a+ |) V1 S我们偷偷摸下山,三拳两脚就把这两个人打倒在地。他们哗啦哗啦不知在说什么,根本听不懂。把他们押送上山时,心里很高兴,第一天就捉了两个越南俘虏,要立功了。4 `3 ?9 F5 u B# M8 \# ]
连里一审讯,原来是山下那个村庄的边民。这就是没打过仗的士兵在前沿第一个早晨的经历。脸不知往哪里搁,英雄部队的兵也不怎么样,真丢脸,还得道歉,好话说尽。
$ f# M) A% ^* u7 f(老卡:闹这个乌龙不能怪“狼牙山班”的战士,应该怪排长。排长不能在没有丝毫依据的前提下,命令“活捉”对方。而是应该命令在持枪警戒的前提下,先审查对方身份。结果说成“活捉”,下面的战士自然上去就打。)9 a# w- Q0 h) T3 J2 _* S; t
结语:5 C* e0 \9 r; c4 Z1 g# F
从王志军班长的回忆中看出,哪怕79年战果第一的163师,没打过仗的士兵刚到前沿也闹过不少笑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