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沈阳11月29日电 题:千里归途 英雄回家——记我国连续11年迎回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0 a; |7 D+ {, b4 H
0 M7 [, J% e# a# k# H新华社记者孙仁斌、李秉宣、白涌泉
. t: g* r- q7 p' }# [6 J) X+ [( ?# y7 y! x! Q
辽宁沈阳,一场大雪后,气温骤降,滴水成冰。; P: T' [( d; e
# W( A0 j; p! c( K' H- S' o11月28日,搭载着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仁川起飞,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迎回仪式后,烈士遗骸被运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于29日安葬。
8 ?. w1 N% G9 a! Q5 @- r! O- M# H( U. ~, g( b% N
这是我国连续11年接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寒风中,车队驶过市区,沿途站满了迎接英烈回家的人群:
u& H+ I. Y( E4 a' g" Q( h" g# w/ }8 ^8 ?. K y2 A( F
抗美援朝老兵们来了,他们要看一眼当年的战友们;! l6 b) U' T- L, |$ W) a) h" Z7 F Y
0 l4 R6 w+ ?+ ], E2 m; c烈士亲属来了,他们要表达对亲人们的挂念与哀思;
4 U/ F9 v9 L* q
' K; V( }2 K& M- F% }* N+ ?8 D3 Q普通市民来了,他们要感谢英烈们用生命换来岁月静好、山河长安;
9 `( l( u3 Y; {$ c1 [) {% {+ r+ _7 U t% f
孩子们来了,他们要牢记先烈事迹,传承报国志、英雄魂……
2 Q# v! t) {8 E- j0 x. @& C9 g+ y
9 f% f6 {* V% E6 h. z' s5 e. J千里归途,风雪漫漫,挡不住祖国接牺牲的儿女回家的决心;挡不住人民盼英雄归来的真情;更挡不住这纵横万里、亘古不灭的浩然忠魂!
# C1 Z M& K5 |# x( S, {: A8 v- }0 \6 p) o
迎接你,不惧风雪路漫漫
0 R4 ~! V% q# @, m2 g. s9 I7 e) s J" s( X! p! F2 v
28日上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停机坪,现场庄严肃穆。- B1 `# U# w0 J& g6 ?) A5 i+ N! }
# o+ P$ E: g [ b; u
12时07分,一架空军运-20专机缓缓降落。空军两架歼-20战斗机在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为专机伴飞护航,并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空通场飞行,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专机降落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仪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家。
3 J* C( A5 _$ e8 F) S a7 {& H" n
12时50分,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机场举行,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主持。各界代表近1000人参加,仪式现场气氛庄重,殓放烈士遗骸的棺椁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现场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三鞠躬。
+ y+ @! N" j0 a& A! a5 g$ a, s6 V" v2 y: G: _ f/ { b
仪式结束后,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在48辆警用摩托组成的骑警车队护卫下,由6辆军用运输车送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n4 s( s. `4 }! P
5 J; F8 k1 z7 u% S, { [8 q
沈阳市辽中区退休教师郎庆霞受邀参加此次活动,她的眼中闪烁着泪花。1952年8月,她的哥哥郎德富在朝鲜铁原郡战斗中牺牲。“我已经连续来了好几年,一方面,这些英雄是我哥哥的战友,我把他们看作我的亲人。另一方面,我盼望着这些回国的英雄中能有我的哥哥。”8 K! s$ s5 l) C2 d, p
# s9 l9 n w; X- n$ R+ j' D
车队行经的街路两旁,3000多面国旗迎风招展,沿途站满前来迎接英雄回家的人们。在北陵大街,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初一学生付灵犀挥舞着手里的国旗向烈士们致敬:“以往都是在课本上、电影里看到志愿军战士的事迹,今天能来迎接他们回家,感到很震撼也很亲切,他们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
! `; M- n2 S1 C% s# a. G8 [9 A9 @
2 e& V, r: p4 g/ `6 j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88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南启祥一大早就来等待战友。当车队驶来,他再次吹响冲锋号。“我当年曾多次吹响冲锋号,今天为战友们再吹一回,70多年了,你们终于回家啦!”
: {! l7 h5 H7 @5 X/ O" |
5 v+ E8 S2 ^" m( @8 G! W' C守护你,如你当年保家卫国
6 v: d% I/ @6 g) _% G
( T! s& w$ ]) [! G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下沉式纪念广场中央,寓意英雄如山、祈愿和平的主题雕塑静静矗立,高大的花篮呈弧形摆放在雕塑前,宛如祖国和人民敞开的温暖怀抱;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参加安葬仪式的人们队列整齐,神情肃穆。70多年来,我国始终以崇高的礼遇来铭记和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c8 \) G7 A% v0 @* t
+ h; A9 Q% D9 Y让英雄魂归故里,是党和国家对英雄的尊崇——
6 h' H2 T$ m1 I: _
1 V' V2 a! Y) w5 Y: N9 r/ J2013年,中韩两国达成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从2014年至2024年,中韩双方已连续11年共同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中方已将981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1 p9 ^- ]1 b: H7 S6 S% x3 p- ^) G4 ^0 |* h
为了迎接长眠他乡的“最可爱的人”回家,国家每一次都举行隆重仪式。“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在中央领导同志高位推动以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从今年年初开始,退役军人事务部即会同有关部门与韩方就今年交接时间进行沟通协调,经过多轮磋商达成一致,最终确定于11月28日组织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交接活动。”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敬先说。
5 `% e; I2 O# I' |# g
: t `0 _" W* W% k1 w让英雄魂归故里,是人民对英雄的深情礼赞——
+ o# P% a" Z8 j+ X
$ }" w$ \* f! V+ R4 V'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从韩国仁川机场踏上回家之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社会教育部部长王春婕至今还记得首批烈士遗骸灵柩抵达时的场景:“很多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家属和普通市民自发来到陵园门口,有的人看到运送烈士遗骸的车来了,流着泪远远地跟着车跑,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烈士的尊崇,我一生都忘不了。”% M5 R7 b% h6 v0 L! e* K
q4 y# u; k2 k. P
“连续11年迎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既是对英雄的告慰,也是凝聚民族意志、激发爱国情怀的一项国家行动。”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李国伟说。
5 s k* T0 C2 O# s4 Y, ~# B# z; J1 h; L( j0 v7 w6 P; z
让英雄魂归故里,是对英雄后人的最好慰藉——7 p" f' S/ q4 x; \& }
7 J7 z/ c2 x( i6 m; J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前,头发花白的陈德志,抱着父亲陈道友烈士的画像,守在寒风中。他跨越两千多公里、从广州赶到沈阳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9 i) H8 A. m( `/ M# }* o# g8 R2 E- c0 n
9 V1 O; H+ y$ u( C0 Z73岁的陈德志说:“我是抱着崇敬的心,来看看父亲的这些战友们回国、回家。看到国家和全社会以这样高规格的仪式来迎接烈士们回国安葬,我想父亲和先烈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吧。”陈德志抚摸着英名墙上父亲的名字,眼泪无声滑落。
% c u( s. s. C& d* E% _+ n9 ?
3 ]9 _" v3 y8 s4 M记着你,英雄永远活着
8 k0 O; ]: B8 v
# P& X9 ^$ x5 h入夜的沈阳城,华灯璀璨,车水马龙。
, O; d+ g3 l- X( Z2 u
* _+ g) g( q. N' s4 x4 O最近几天,整个城市的楼宇亮化、公交地铁站牌甚至出租车上,到处都闪烁着红底金字的标语:“山川同念,英雄回家”“热血洒疆场,忠魂归故乡”“只要我们永远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人们以最高礼遇,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与爱戴。$ H- \! O( e) G3 R5 f6 c$ c4 g+ X+ ?
9 N( @2 E m7 w+ [4 J _
记着你,送你回家,带你看看盛世中华。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以来,持续组织开展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身份及亲缘关系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已为20位迎回的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
" t5 s; L% H1 _2 |
s8 E7 W/ {8 N“我从小就没有爸爸,母亲去世前留下一句话:一定要把你爸找回来!”76岁的史荣升回忆说。2022年,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成立。通过大量细致工作,2024年1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最新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成果,10位烈士身份成功确认,其中就包括史荣升的父亲史万忠烈士。$ s' M) S0 |- v: N, s
/ z+ ?- ~! ?4 \- Z) n& w7 v o8 Q; [今年清明节,史荣升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么多年,终于能喊你一声‘爸’了!”史荣升在烈士英名墙旁捧了一把土,用红布包上,准备带回到母亲坟前。“我想带父亲回老家,看看这大好河山,看看现在的好日子。”
. l- s* o+ l, z
0 q& R# ]2 }# D- O7 Q记着你,像你一样,誓死捍卫家国安宁。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程茂友冒着严寒前来参加活动,他说,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志愿军英烈回到祖国的大地上安息,自己既难过又高兴。“难过的是他们没看到现在我们的国家这么强大,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志愿军这种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
! }' P7 |& n" s- z& i$ E# \ a# z3 P. w
从入伍第二年开始,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级上士孙冬冬连续11次执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任务。今年他作为持枪礼兵护送烈士回家。他说:“作为一名军人,每次参加任务都是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洗礼。当年先烈们‘钢少气多’,我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练强打赢本领,‘钢’多了‘气’更要足!”" z5 h* G( l a
8 X: m- w; O: S7 Y5 @- a记着你,砥砺奋进,建设更强大的国家。辽宁大学2023级学生支贵珩参加了迎接英烈遗骸回国的仪式,支贵珩说:“他们牺牲时和我们年纪相仿,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该扛起责任,把国家建设得繁荣强盛,才对得起先烈们的无悔付出。”3 k( K% }$ d/ }
9 V i) w1 g. t* R/ j. O: l28日,沈阳市人民广场上升起一面跟随神舟18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国旗。当天,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从广场旁驶过。参加升旗仪式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说:“这面特殊的五星红旗,充分体现了祖国强大的力量。烈士们曾经为之奋斗的中国如今已是国富民强,山河如愿。我们升起当年烈士们用生命保卫的五星红旗,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