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国篮球的水平直线下滑。曾几何时,姚明、王治郅、易建联接棒大旗,带领中国男篮制霸亚洲。但最近几年,中国男篮在亚洲的成绩惨不忍睹,先是篮球世界杯发边线球失误导致一胜难求,错失了进入奥运会的机会。最近几年,更是频频输球给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家,现如今已沦为亚洲二流球队。今年9月,新一届中国男篮远赴欧美参加热身赛,更是创下11连败的尴尬记录。面对此类问题,中国男篮并未作出实际改变,仅仅是不停换帅、高层下课,这样真的可以拯救中国男篮吗?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 h c* Z5 ~) h. n" w' x; U; s2 U: U# [9 l
3 |' j9 B7 ~- V q& U
- W7 z7 N5 l8 ~" l8 H& V; c/ X来源于网络 4 ]# D+ G% i1 ]7 `首先是青训体系与人才培养方面。日本实行体教结合模式,校园赛事发达,为青少年提供了追求梦想和走向职业化的平台,使得篮球项目选材基础广泛,人才储备充足。反观中国,青训系统不完善,存在人才埋没及部分相关从业人员任人唯亲的现象。一方面,许多有天赋的孩子因培养费用高、学业压力大等原因,无法持续参与训练;另一方面,青训教练水平参差不齐,且青少年赛事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制约了人才成长。此外,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篮球联赛cab也普遍存在训练和对抗强度低、裁判水准缺失的问题,且近些年毫无改观,导致联赛得分王一到国际赛事就无法得分甚至罚篮2中0的窘境。' z. C6 k) `3 B6 \6 h3 s
7 j7 E V/ B9 f; u $ n5 m O# d# {2 \0 a' u. w+ E* `9 p" ~0 e
来源于网络% C. W2 H0 T* Y$ K% Y6 u6 s
其次基础设施与民众参与度。日本早在1961年就颁布了《日本体育运动振兴法》,后又出台《体育振兴基本计划》,重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其球场等基础设施投入充足,普及程度高,民众参与三大球运动的机会多。中国篮球的球场数量少,且多集中在校园内,开放程度低,限制了大众参与,甚至一些小区或公共体育场所已被跳广场舞的大妈霸占。社会对篮球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也相对较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父母亲鲜有鼓励自己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及兴趣爱好方面,因为这样会占用大量时间,导致文化课成绩和别的同学拉开差距。: P# v+ V7 M5 H, E& F# Q: W2 G6 m
* v0 A) y8 @9 Y% W + I* M" R3 l/ V5 k8 G, H( n- [
河村勇辉灰熊队照片 . c& Z% D. W$ X- y9 V/ V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体育行业收入高来钱快,容易让人感到舒适思想懈怠,进而丧失变得更好的机会与勇气。日本积极鼓励球员留洋,并提供经济支持,众多球员远渡重洋进入高水平联赛效力,积累经验、提升水平,还积极引入外籍教练和球员,带来先进理念和技术。中国球员如同温室的花朵,享受国内舒适的环境和不菲的工资待遇。% d# e* X4 P2 f6 J
你们认为差距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言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