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 E, K' h, E0 `在所有类别的比赛中,欧国联被认为是最没有价值的赛事之一。然而,当2024-25赛季欧国联小组赛走向尾声,戏剧性的事件却正在发生。' L2 o0 J6 L" X* {& ?$ Q! @
先是比利时多名资深球员如卡斯塔涅、特罗萨德等人在球队0比1输给意大利的比赛之后公开批评了主教练泰代斯科的战术安排,认为是德国教练没有安排球队在开场后前压紧逼意大利导致了在技战术层面的被动。随后,比利时著名评论员、前国脚马克·德格里斯公开质疑泰代斯科是否适合继续执教,在他看来,整个欧国联小组赛期间比利时只赢了一次小组鱼腩以色列,是令人难堪的战绩。7 u5 a; ^; x+ w, r! o! ^: ^0 M4 T
- b* C. p- T$ m2 l
' V- i$ j# I0 }, z L+ p
# {: t+ q3 v5 k" P& B& d3 d泰代斯科和比利时队的裂痕似乎早有前兆。之前,新任比利时足协总监彼得·威廉斯去马德里和门将库尔图瓦进行了对话。库尔图瓦的态度非常明确,只要泰代斯科继续执教,他将不会再为国家队出战。0 j2 } `$ F ~5 h( R
实际上,泰代斯科可以为近期比利时队的战绩不佳找到很多理由,例如重要球员的伤病,以及球队新老换代意味着必须要进行更多试验。然而,足球这项运动的特点一直如此,只有持续让人看到进步和成效的规划才是正确的规划,任何一种缺乏立竿见影效果的措施都可能受到质疑。这也不能算是“急功近利”,因为足球是一种需要为球队持续塑造自信的团队项目,连续没有成绩,球队信心反复受挫,再理想的长期规划都会搁浅。再者,持续地取得胜利,保持靠前的国际足联排名,对于国家队的形象和商业价值(赞助商的青睐)也至关重要。
5 l3 e; ^. @" P2 I4 m Z' @
Y' K8 s4 d# w
" g4 S5 P2 n9 M& ~8 l3 \) [: |* b, i {4 l" R
这就是为什么彼得·威廉斯公开强调了自己上任后的首要工作目标。他希望重建比利时队团结的更衣室氛围,希望恢复比利时足球的“胜利者心态”。这些目标都像是对着泰代斯科的脑门猛戳。之前足协支持过泰代斯科在库尔图瓦面前以强硬态度树立自己的权威,也等待过他的各种实验,而现在耐心到了尽头。尽管欧国联基本上就是无关紧要的赛事,但同样可能对一个主帅产生致命的打击。
) Y( j: h* ?! b K8 R2
) Y/ {6 I" n" u1 B. k4 M0 _与比利时相反,随着欧国联小组赛的深入,意大利人却因为自己国家队的表现燃起了巨大的热情。+ c: X: u, ~- k1 b& E! j' ]/ e8 A
意大利人的广泛热情发生在没有任何媒体渲染的背景中。甚至可以说,和公共舆论的调向完全相反,至少在今年夏天是这样的情况。我还记得德国欧洲杯期间的情景,无论意大利小组赛战绩如何,意大利记者们赛后都在骂斯帕莱蒂,认为他是过分理想化,一心想要让国家队踢复杂的足球,忘记了国家队是选拔队,不可能像俱乐部为他买来最合适的球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
8 Q" X3 I/ F/ k) v7 G" c然而,当欧国联进行到第3个月,意大利客场对阵比利时的比赛竟有680万观众观看直播,收视率达到30.9%,且这场比赛还受到同时举行的意大利网球男一号辛纳的比赛分流。辛纳比赛结束后,意大利队的比赛收视率上升到了38%。由于欧国联比赛不是电视台重头节目,所以这样的收视热情非常令人惊讶,要知道6月份意大利和瑞士的欧洲杯1/8决赛,收视人数也就是1069万,欧洲杯的数据并没有比欧国联高出很多。与此同时,意大利最后一场欧国联小组赛在米兰对阵法国,距离开赛还有很久便已一票难求。5 J7 C8 f: ?' z$ `& `
' F$ O; q }% Q
q- T, v5 W6 Y1 L- \2 _4 {, Y
" T3 |, O/ p9 i3 ^9 h" B. S2 Q意大利国家队从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出局(2010,2014)到连续两届无法通过预选赛(2018,2022),即使中间有过一次欧洲杯冠军(2020)和一次欧洲杯亚军(2012),意大利人对国家队的热情依然下降了很多,那为什么斯帕莱蒂的球队突然成为了国民之爱?
6 z' n2 ^+ E$ P: U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斯帕莱蒂的意大利踢得好看,属于那种看过希望继续看下去的好看,属于那种可以让球迷一见钟情的好看。从9月份迪马尔科在对法国队的比赛中那次精彩的凌空抽射开始,人们不用费力就能注意到这支意大利的特别。
6 l/ e* n( @* U: e首先,随着人员的改变,球员和教练之间没有了欧洲杯期间在战术上的不和谐甚至抵触的嫌疑;其次,很多在俱乐部打得不错的战术细节成功搬运到了国家队;还有,斯帕莱蒂坚持以状态决定出场资格,在俱乐部表现更好的球员拥有更多机会,这也令球迷信服。
. @& u% q8 H# D
/ s4 _! m5 b2 t6 H2 N- p
/ @* K1 W, B+ g% I7 p9 D: ~# x, W e! M, D1 F Z+ i0 N
很多时候,媒体更倾向于认为,是胜利吸引了更多的球迷,因为大众总是更想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赢球,舆论渲染也更多是在遵循这样的逻辑,如果一支球队失败了,就是全面的失败。尤其是意大利这种功利足球理念占上风的国家,这样去想和这样去写,是历史性的天经地义。然而斯帕莱蒂的国家队在不经意间证明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国民性,足球的另一个美妙之处是它不断为人们提供一见钟情的机会,意大利人同样逃不过精彩的足球看一眼就让人喜欢上的魔力。
4 ^; z& C+ q! f; ?, g5 R" g# E
' A! `$ s: h [1 w7 c- s: o! V
$ K5 \' u3 @$ M4 u& ]- z5 y0 e' Q2 _- D& g. y1 v8 u+ H: i0 F1 s1 f
3
" o6 [# g/ E+ J- X9 n/ `* C上个月我专程去训练基地探访了集训中的意大利国家队。0 t, t. Y W1 W2 l1 q+ d( z
和我20年前第一次在乌迪内见到他的时候相比,斯帕莱蒂的最大改变是他现在能够以一种中性的方式说意大利语。意大利语并不存在一种标准口音,中性方式指的是以一种更吻合字面拼写的方式来说话。20年前,尚在执教乌迪内斯的斯帕莱蒂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满口托斯卡纳语音和用词;20年后,或许是因为走南闯北的经历,他的意大利语“中性化”了很多。 w4 f. m. P" L
斯帕莱蒂可能是最近几届意大利国家队主帅里对待记者态度最认真的一个。让我惊讶的是,他在发布会上一边听取媒体提问,一边做笔记。实际上,斯帕莱蒂在9月份的新闻发布会就已经让意大利记者们大吃一惊,因为他主动坦言欧洲杯上自己的安排是球队失败的原因,并且表达了歉意。8 e3 J/ J6 W2 i+ D# F8 a: }, C& S
! E; G# }' G( O9 f/ M
! U2 Z3 _6 N( ?& b7 M) u
1 x+ P3 w: b- L1 n9 _/ F
在意大利,最不容易听见的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主动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这几乎是意大利的国民病,错误都是因为别人不好。总理治国犯错,原因一定归咎为外国人不好,不管是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还是横渡地中海的非洲难民,就算是水暖工装错了马桶零件,也一定是零件出了问题。反映在足球世界里,输了球首先且当然,是责怪裁判不公。
" z4 e2 q1 @* t斯帕莱蒂不会因为一次发布会或者一次欧国联小组赛就被神化,他也没有可以被神化的履历。他唯一一次巅峰之作是带领那不勒斯赢得久违的意甲联赛冠军,之后他甚至主动离开了那不勒斯。但作为教练,他一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执教的罗马一期。
: F' }+ m6 a3 O3 z, S
9 J; k1 U/ u% g7 }- g
! s+ N4 P k1 C
! D5 y6 M3 ] ]) p8 ~7 [2 d
2008年第一次看到瓜迪奥拉的巴萨时,我时常会感觉,某一些内容其实之前斯帕莱蒂的罗马已经打出来过,尤其是那种人员集中到球场的某个区域进行细腻传递切割出空档的思路,瓜和斯如出一辙,就像锋利的手术刀一层层剔掉密集防守的骨肉。然而当年的斯帕莱蒂没有梅西,也没有哈维和伊涅斯塔,他把托蒂放在了中锋位置,身后是塔代伊、佩罗塔、小曼奇尼这样几个身价平平的球员。+ ?1 b4 @" ~5 ~) b" z
里皮之后,普兰德利、文图拉和曼奇尼都曾试图在国家队层面改变意大利足球,让意大利队踢出更为积极主动的踢法。比较有意思的是,斯帕莱蒂在口头上从未有过这样的表态,但他似乎在实践层面走得更远……
a% A+ \2 [3 J3 s本文作者:王勤伯
9 r0 w' i, r& W, i, _. I; `4 R本文原载于第903期《足球周刊》& Y3 S- q2 }2 B( i
发行日期:2024.11.25 I8 M j/ t* J8 M2 z& O( D/ r0 F
图片源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