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生活打卡季#何谓八卦- p3 m# ^$ ]7 E& z# ~* Y& w& `2 Y
- E. ~5 P, W( r/ v$ m何谓八卦?. s# [$ d' ^6 p' U0 ^. w
& L8 u' U ]" m6 @1 A/ g& c2 a八卦是<易经>用来象征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图式的一套符号系统。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6 I2 _! o! D" Z* z0 B1 c" |
' R# S3 W; p J1 K' K(一),何谓先天八卦# v/ U9 v4 ]2 z# J( p
, l& z7 X: J6 E' q8 a/ Q$ \5 I 先天八卦是最原始的八卦,她是先圣伏羲所作。她的最大的特征是“类象”。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归纳为八大类物体。即: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 h, U( W5 _1 [8 n( }
! H9 K# h7 h8 k
在八卦预测中能用到先天八卦的什么知识呢?5 K# Y" @' ?4 @! y
7 h9 M) W+ {( Y1 @
一是用先天八卦的序数即卦数:
. ~3 P H7 ? I7 o( F$ e! p; N2 V& u* r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就是说:乾代表一,一也可以看作是乾卦。其他类推。7 g5 x9 o) e$ E3 W
( F$ h5 a% O' G# j/ g: M
二是用先天八卦的卦象; f$ W) _: V# e# F8 y/ s
p% d% B- o% P, y/ T3 P( o 乾为天,凡是高贵、上级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乾卦。- a0 G4 r' r; z9 b
3 G7 [4 M6 w- h, v) U. Z 兑为泽,凡是有水的地方、低处都可以看作是兑卦。8 O9 j0 z9 T0 x+ s% t/ u
& } y' n, e2 R+ ]. @( l5 A 离为火,凡是明亮、发光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离卦。
+ `5 B8 c+ o1 R9 [& v
: `6 v8 E; Z3 n* r 震为雷,凡是震动、声响、发怒等都可以看作是震卦。* U/ q! G5 z9 s' T: p
: C/ B3 f t2 {0 W
巽为风,凡是产生气流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巽卦。" _8 L% h, O+ O' a$ C
. w5 r" S" s, g9 a2 J6 I
坎为水,凡是黑暗(色)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坎卦。
' Q! u4 } Q* e- m* o( M, S5 e/ l( b ?( Y+ s! ^8 E/ l
艮为山,山就是高处。凡是高处都可以看作是艮卦。* \3 }6 j: v% S2 O' A! i) Z
8 w% {8 u8 K2 U) Q3 v! y
坤为地,凡是低档的、下级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坤卦。6 D( o5 ~( n d& m" e% B
. ~" u) G, B7 `2 I2 P 三是用先天八卦的阴阳:
* A4 H$ O) o8 P0 b! \
& k. J. _' J' M6 f | 乾、震、坎、艮为阳,坤、巽、离、兑为阴。 + I0 B" C4 C7 c$ s- J, \
' M8 t% \3 ?/ [0 x. b
(二),何谓后天八卦
% b2 J4 K/ N. C+ |. `" S4 a
; z1 R4 b/ e$ l" j/ m 后天八卦是周文王所作。她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加入了方位、五行。那么我们在八卦预测中要用到后天八卦那些知识呢?! e8 J6 h2 A; a: A
) v6 h. ] H: m# o
一要用到后天八卦的方位。1 J% D& Q @- }4 O ~
/ Z5 V0 C K5 M" @6 Z! z6 U1 k# ? 乾为西北方;坤为西南方;震为东方;兑为西方;离为南方;坎为北方;巽为东南方;艮为东北方。
! H- W* j) @, ~! ^
- M M6 [6 P3 u: ] 二要用到后天八卦的五行。
8 a2 F- l4 w0 x& g/ v7 K
; L; W9 n+ h9 _' s8 u3 I6 y 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3 T7 L+ Y6 Q% K
5 d# H9 f5 n5 G9 [8 C8 j9 z5 w2 @
后天八卦及后天八卦图的应用领域很广泛,若再将后天八卦图扩大成八卦二十四山图,那就更好用了。看风水离不开八卦二十四山图。
- O+ l1 t5 v: H& Z( I4 B+ T4 D. Q3 g, o# c: C+ {
(三),如何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有机地结合起来
+ k: I* r% h; u7 t! L$ l- V- b0 S P q. _% y4 _ u
先天八卦讲的是“象”,她没有方位和五行;而后天八卦讲的是方位和五行,却没有“象”。因此,我们在日常实践中,应根据预测的主体而巧妙地将二者应用好。感谢阅读,愿您在文字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与感悟!#易经之美。# #易经学习分享# #每天跟我学易经# #自易经的奥秘# #热爱易经# #易经的智慧15# #玄学文化 易经# #从0开始学易经# #易经的智慧14# #一起学国学易经#6 D- B/ r4 J' ~' P! |: [, Y
5 G! T( X' c# A7 r6 O" i
4 d+ q. p% ]% d" J( v' y$ [9 l; u
2 d' E1 K& A7 P9 ~! s/ {! ?
. s" X+ Q0 H) @" y/ y3 a
. n: D4 J7 z/ t* f, N# b, l2 G
7 N% |* R8 w' X& P+ B
1 s7 @& X) H; }! ?: Z, p( |; y
|
|